友情提示
心擎医疗欢迎您,我们非常荣幸地通知您,根据我们的业务发展和品牌战略调整的需要,并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使用体验,心擎医疗官网域名已更换为:www.magassist.tech
请您点击下方按钮继续浏览我们的官网,谢谢!
近期,在张宏教授的引领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完成了西南地区首例国产磁悬浮体外心室辅助装置(Extra-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MoyoAssist®Extra VAD®)辅助的高危PCI患者完成血运重建手术。此次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危重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充分展现了昆华医院对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病例介绍
患者为38岁男性,因“反复出现气促、胸闷9月”至外院就诊,经超声检查发现左室、左房扩大,左室壁大部分室壁运动减弱,左右室收缩功能指标降低:LVEF36%;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右冠中段完全闭塞;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回旋支中段狭窄95%,同时身患多种复杂基础疾病,使得病情极为危险。因此,患者转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鉴于患者多支血管病变,首选外科开胸行冠脉搭桥,但患者心功能差,围手术期风险高,家属经过考虑后拒绝行冠脉搭桥。在科室团队的共同讨论后,张宏主任决定运用体外心室辅助系统支持下行血运重建,将患者的术中风险降至最低。
冠脉造影
手术难点及策略
1.患者LVEF仅为36%,重度心功能不全,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外科手术风险较高;
2.患者冠状动脉多支严重狭窄,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闭塞,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回旋支中段狭窄95%,属于典型的复杂高危冠脉病变(Complex high-risk indicated procedures,CHIP);
3.术中开通闭塞病变手术时间长,开通重度钙化病变可能需要用到震波球囊、旋磨、激光等技术,术中无复流及循环不稳定风险高。经讨论决定在Extra VAD®的支持下行PCI术。
手术概要
1.通过微创技术置入MoyoAssist®Extra VAD®辅助装置:翟家明医生首先进行股静脉穿刺,随后在周靓医生的食道超声引导下,精确地穿刺房间隔,将20F静脉引流管置入左上肺静脉。接着,通过股动脉置入16F动脉灌注管,并在超声引导下,在股浅动脉置入远段灌注管。连接管路并启动体外心室辅助装置,设定流量为2L/min,确保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和下肢的血液供应。
2.张宏主任和刘诗琦医师通过桡动脉入路,成功地开通了前降支和回旋支。在冠脉内超声成像(IVUS)的精确指导下,分别置入了5枚支架和1枚药物球囊。在更换指引导管后,张宏主任的精准操作使得导丝顺利通过闭塞病变,并成功置入了支架,从而完成了冠脉的完全血运重建,冠脉血流恢复到TIMI3级。
3.在手术过程中MoyoAssist®Extra VAD®辅助装置稳定运行,转速2500RPM,流量1.97L/min,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带机返回CCU监护室。
4.术后1天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予撤机;术后第4天可下地活动;近期已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生活。
超声确认导管置入至左上肺静脉 |
左冠血运重建 | 右冠血运重建 |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日益复杂化,尤其是高龄患者往往伴随多种慢性疾病和多脏器功能障碍,使得他们难以承受传统外科手术的负担。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的风险较高,术中可能出现心肌缺血,从而引发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过去,为了预防术中并发症,通常需要提前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然而其辅助效果有限。体外心室辅助技术的出现,为这类高危复杂冠脉手术提供了更加稳定的血液流动支持,有效减轻了心脏负担,并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
在张宏主任的领导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将继续发挥该项技术优势,推进其在危重症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等)、终末期心衰短中期循环支持等领域的应用。同时,科室将不断探索心血管急危重症的前沿技术,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精准化医疗创新。
本文转载自:严道医声网